Search


真正的電影怪咖

之前提過園子溫,今天不如就好好介紹一下他。
  • Share this:


真正的電影怪咖

之前提過園子溫,今天不如就好好介紹一下他。

許多人形容他為「鬼才導演」,但「鬼才」一詞近年被濫用以致貶值了,沒能準確形容這位導演到底有多特別。

一直沒敢挑戰他的作品,因此第一部接觸的已經是《一代電影粉皮》(又名地獄開麥拉),沒想到撥開電影表面的血腥、無厘頭、黑色幽默,還能找到愛情,以及愛拍電影的那顆純粹的心。園子溫瘋狂,園子溫亦感性。

電影的開首是一個可愛女童在電視裡唱著輕快的廣告歌,伴襯著女童媽媽在家裡一打(殺)四的動作場面。在重複且洗腦的歌聲中,女童踏進家門,立馬被地板上的鮮血滑倒,那時她才發現整個家已變成一片紅海。

原來那是黑幫大叔的女兒跟老婆,老婆因殺人而坐了十年牢,女兒長大後少了幾分可愛,卻多了幾分倔強。父親找來了平常以拍八厘米影片為樂的平田,一心要為女兒拍部成名作,平田又找來了一群朋友幫忙,但黑幫大叔沒想到這群小伙子對電影是純愛好,沒有實戰經驗。

其後的電影拍攝過程是滑稽的,最後那群小伙子去了拍攝真正的黑社會廝殺,拿著攝影機近距離捕捉殺戮的瞬間,那個「導演」感到無比興奮,期待著一部「史詩式」黑社會電影的誕生。場面越來越混亂,最終連工作人員都拿起日本刀加入戰團。

這部電影無疑是園子溫的作品中最易入口的,我起初看的時候也只是覺得這部電影的娛樂性很高,直到後來在電影節看了導演的第一部電影《我是園子溫!》,才明白《一》中的平田就是年輕時的導演,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,單憑對電影的直覺,用八厘米膠卷攝錄機拍出了一部雜亂無章、怪裏怪氣,卻玩味十足的電影。

搞笑背後,這部電影所探討的主題卻十分沈重。電影這個行頭,跟許多行業一樣,有一道無形的門,門裡的人是行家,門外的就當然是「門外漢」,沒有江湖地位的,非學院派的人,就算自身多鍾愛電影,要跨進那道門還是十分困難。而電影與社團,本來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,《一》幽默的道出,或許當個黑社會成員,比當導演還要容易些。

有人說這是一部致敬片,我想「致敬片」也是另一個被電影發行商濫用的詞兒,吊詭的是一部向經典致敬的電影,並不一定是一部好電影,比如La La Land(不要打我)。我想,這部電影大概是園子溫事隔三十年的另一部自傳吧?講述他在影壇三十年,跌跌撞撞打打殺殺的心路歷程,而三十年後,在某種意義上,在某些人的心中,他依然是個「門外漢」。

畫家達利說過”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e and a madman is that I’m not mad.” 園子溫的電影瘋狂,但他並不瘋,只是跟「主流」電影導演有點不一樣,而定義「主流」的話語權,從來只落在「大多數」人手上,「大多數」人也不過是被小部分有錢有權的人操縱。就這樣,我們喜歡看的電影,就被稱為「非主流」電影。片場內外,皆是政治。

2016年夏天,在Summer Sonic等待Radiohead期間聽到Sakanaction的新宝島現場版。這首歌搭配著MV有一種怪異卻讓人舒暢的氛圍,像《一代電影粉皮》一樣,因此想推薦給大家。

https://youtu.be/LIlZCmETvsY

#怪咖電影清單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筆者為香港九十後女生,藝術工作者,副業為散文作者及電影部落客,於2018年4月開始了這個專頁,以電影、音樂、文學記錄曾經的故人、故事。 電影源於生活。 歡迎合作邀約。
View all posts